作者 | 方歌
编辑 | 李小天
单依纯疯了。音综
《歌手2025》最新一期,请停单依纯演唱新版《李白》拿下第二名 。止寻找下一句魔性的个单“如何呢又能怎”和破音式嘶吼,让这首《李白》被调侃为新晋高考禁曲 。依纯
在所谓的音综全民狂欢中,数据却悄悄地揭露了残酷真实。请停
据酷云数据 ,止寻找下《奔跑吧》第九季以峰值0.87,个单平均值0.74稳居卫视综艺收视榜首位,依纯胜过《歌手2025》。音综
这个六月 ,请停四档音综同时竞技,止寻找下却似乎没有赢家 。个单
音综的依纯出现往往有着时代因素。之前是青年文化风潮的觉醒 ,是流媒、盗版打击市场后迫切的复苏欲望,是对偶像 、人设 、cp的情绪满足。当下,是演唱会假唱事件频出、抖音神曲占据流量高地、音乐行业难出佳作等等困境 。
《歌手2024》的突围,某种程度上是大众对专业度不够的歌手以及所谓的行业门槛的反扑与抵抗——直播和现场才意味着“专业歌手”的含金量 。因此它成为了大众情绪和行动的粘合剂 ,呈现出了罕见的全民性 。
但这样的成功难以复刻。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无意识地将大众以音乐审美为参考因素分割甚至对立之后,音综又在被审美和流量驯化 。
音综的“自我” ,正在消亡
音综曾经是国产综艺的里程碑。
或许没人记得04年的夏天有多热 ,但总能脱口而出那句“酸酸甜甜就是我” 。
二十年前,《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点燃了多元审美的觉醒和青年文化的风潮。建立在音乐之上的偶像热 ,猛烈地为乐坛引入活水,张靓颖、尚雯婕、华晨宇等一众年轻音乐人走进大众视线 ,独立音乐、电子音乐、民谣越发丰富了流行乐的形式 。
热烈的夏天没能成为常态 。2007年起 ,未成年人禁赛、取消短信投票机制、限制黄金档播出等多项规定相继推出,2011年《快乐女生》总决赛更是因多次超时被通报,湖南卫视也被禁止举办同类选秀活动。
谁来承接大众的音乐诉求和情绪诉求?
答案是《中国好声音》。
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综艺节目收视统计中 ,《中国好声音》一至四季全部位列前十 ,直接引领了综艺行业黄金十年 。2015年至2017年